前几天,我收到了一条来自消费金融的短信,说我的名字被列入了全国失信名单,看到这条短信,我顿时慌了神,心想:这是真的吗?我怎么会变成失信人员呢?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,以及如何辨别这类短信的真伪。

当我收到这条短信时,心里真的很慌,毕竟,谁都不想背上失信的帽子,但冷静下来后,我发现这条短信有几个疑点,一是短信的发送号码很奇怪,并不是消费金融官方的客服电话;二是短信的用词有些夸张,给人一种催促的感觉。
我决定先不慌张,自己查一查这方面的信息,以下是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要点:
1、了解全国失信名单的查询渠道,我国官方的失信名单查询渠道主要有两个: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,二是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,如果真的被列入失信名单,可以通过这两个渠道进行查询。

2、判断短信的真伪,正规的消费金融公司会在短信中明确告知公司名称、客服电话等信息,如果短信中只提到了“消费金融”这样模糊的概念,那么很可能是诈骗短信。
3、留意短信中的语气和用词,正规的消费金融公司会在短信中使用礼貌、规范的用语,而不会使用威胁、恐吓的语气,如果短信中的用词让你感到不舒服,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。
4、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,如果实在不确定短信的真伪,可以直接拨打消费金融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,客服人员会帮你查询相关情况,并给出明确答复。

在我了解到这些信息后,我果断拨打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,果然,客服人员告诉我,我的账户并没有逾期,更没有被列入失信名单,那条短信纯属诈骗,让我不要理会。
通过这次经历,我想提醒大家,遇到这类短信时,千万不要慌张,以下是一些建议:
1、保持冷静,不要被短信中的威胁、恐吓所影响。
2、了解官方查询渠道,自己核实信息。
3、拨打官方客服电话,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。
4、提高防范意识,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,以防泄露个人信息。
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信用,不要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,也要学会辨别各类信息的真伪,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,让我们一起加油吧!





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