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;
2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。
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呢?这可是有讲究的哦。
1、普通职工:男性年满60周岁,女性年满50周岁;
2、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:男性年满55周岁,女性年满45周岁;
3、病退人员:根据病情和工龄,男性年满50周岁,女性年满45周岁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所说的年龄是指周岁哦,不是虚岁。
咱们来看看养老保险的领取金额,这里要涉及到一个名词——养老金计发基数,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根据你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来确定的,每个地区都不一样。
养老金的领取金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: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。
1、基础养老金 = 养老金计发基数 ×(1+缴费年限÷15)÷2;
2、个人账户养老金 =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÷计发月数。
计发月数怎么确定呢?这里也有规定:
1、50岁退休,计发月数为195;
2、51岁退休,计发月数为190;
3、52岁退休,计发月数为185;
以此类推,每增加一岁,计发月数减少1个月,直到60岁退休,计发月数为139。
下面,咱们通过一个实例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过程。
假设小王在某个城市工作,该城市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000元,小王从25岁开始工作,连续缴纳养老保险30年,60岁退休。
1、基础养老金 = 6000 ×(1+30÷15)÷2 = 3000元;
2、个人账户养老金 = 小王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÷139。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计算比较复杂,涉及到每年的缴费基数、缴费比例等因素,为了简化计算,咱们这里就不展开了。
根据上述计算,小王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3000元,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,就需要根据小王的具体情况来计算了。
1、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越长,领取的养老金越高;
2、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越高,领取的养老金也越高;
3、不同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,所以相同条件下,不同地区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有所不同。
养老保险是我们生活的有力保障,了解其领取条件和计算方法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,希望大家都能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,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。
发表评论